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彻底消除德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美、英、法、苏四大盟国强制对德实施了一场旨在从德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清除纳粹积极分子的非纳粹化改造。由于战时盟国在非纳粹化政策制订过程中存在严重疏漏,同时更由于四国对德政策目标及利益的实质分歧,战后,四个占领区的非纳粹化改造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以及非纳粹化改造过程中暴露或遭遇的其它诸多问题有着主观和客观的多方面原因。盟国的非纳粹化改造固然存在种种的阙失,然而,其对战后德国政治发展积极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不应因其阙失而被抹杀。